心脏性猝死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问题。
心脏性医院外,死亡率极高,在中国,抢救成功率在1%上下。据推测,中国每年发生心脏性猝死54万人。
心脏性猝死大部分原因是一种快速的心室的心律失常,称为室颤。所以,抢救心脏性猝死的的关键在早期除颤。之所以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如此之低,是因为除颤设备往往不在身边,3分钟以上的室颤如不能及时除颤,成功救治的成功率将直线下降。
有鉴于此,医学界一直在研究一种能随身携带的自动除颤装置。年2月,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植入型除颤装置(ICD)用于临床。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可由微创介入手术植入,心内科医师操作不需开胸,具有高度自动化的救命神器。
被称为“ICD之父”的Mirowski教授和他研发的最早期ICD
现代的ICD
ICD的工作方式:
首先尝试用快速起搏的方式终止心律失常,因为这种方式比较温和,称为无痛方式
第二步就是放电,以30J或更高的能量放电,称为shock
同时有普通起搏器的功能,对心动过缓或电击后的心脏停搏提供起搏支持
目前已经公认,ICD是能降低心脏性猝死的最有效方法。
问题是什么样的病人需要植入ICD
心脏性猝死的幸存者,应该尽早植入
急性心肌梗死40天以上,EF0.35
扩张性心肌病,EF0.35
某些离子通道疾病(长QT,Brugard综合征等)
不能植入ICD的患者
预期寿命不足1年
存在明显精神疾病
手术和导管消融可以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
因为医保和对ICD的认识不足,国内ICD的植入是严重不足的,使许多高危患者时刻处于心脏性猝死的威胁之中;同时。ICD手术费用的昂贵以及放电治疗对患者潜在的痛苦,植入ICD又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情,需要专科医生来把握。请咨询心脏专科医生
人类与心脏性猝死的斗争仍在进行中,ICD也在往第四代全皮下ICD发展。可穿戴的除颤装置也是不愿意手术的患者的另一选择
陆咏专家门诊:周一下午,周五上午
心脏科专病门诊:工作日全天
心脏康复门诊:周二,周四上午
赞赏
人赞赏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看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