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之家全程班火热开启,管理全程带课,给力复习
主讲医考策略、技能论战、笔试精讲、真题解析、解读各大网校采分要点让您轻松应对医考,顺利通过考试!报名就赠送价值千元课件咨询QQ群验证码
还在认为那些所谓的网校视频多看几遍就能通过吗?
还在认为拼命看书就能通过考试吗?
还在认为海量题海战术就能完胜考试吗?
知道为什么考不过吗?知道为什么别人高分吗?
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不懂的如何选择.
选择大于决策,一个好的复习策略,才是致胜之道!
选择一个好的导师才是走上成功的王道
:你一定会感激选择口腔之家的自己!
一、A21、男性,22岁,正畸转科拔除44,用2%普鲁卡因2.5ml作阻滞麻醉,重复1次后才获麻醉效果。拔牙顺利。术后5小时患者仍感下唇麻木而复诊,其原因可能是A.注射药量过大B.麻醉药浓度偏高C.注射速度过快D.神经损伤E.麻醉药过敏
:D:根据普鲁卡因作用时间分析,不含肾上腺素的普鲁卡因的麻醉作用时间不会超过30分钟。若麻醉后5小时仍有下唇麻木的表现,应考虑为神经损伤所致。此题中备选答案A是错误的,因为即使注射5ml以上的麻醉药,其持续时间仍不可能达到5小时。
2、男性,57岁,拔牙时注射局部麻醉药后立即发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厥冷无力、脉快而弱、恶心,其发生的局部麻醉并发症应为A.晕厥B.过敏反应C.中毒D.神经损伤E.颈交感神经综合征
:A:晕厥是一种突发性、暂时性意识丧失。通常是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所致。一般可因恐惧、饥饿、疲劳及全身健康较差等内在因素,以及疼痛、体位不良等外在因素所引起。临床表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厥冷无力、脉搏快而弱、恶心、呼吸困难;重者甚至有短暂的意识丧失。
3、某患者需拔除右上第一磨牙残根,在进行了右侧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及腭大孔麻醉后。分离其颊侧牙龈时患者仍有痛感,最可能的原因是A.患者过度紧张B.患者过于敏感C.解剖变异D.分离牙龈时用力过大E.未麻醉右侧上牙槽中神经
:E:上颌第一恒磨牙拔除时麻醉需麻醉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腭前神经。上6的感觉神经支配:远中颊根和腭根由上牙槽后神经支配,近中颊根由上牙槽中神经支配。
4、患者女性,23岁。左下第三磨牙近中阻生需要拔除。在行左侧下牙槽神经口内阻滞麻醉后不久出现牙关紧闭,最可能的原因是A.发生了肾上腺索反应B.翼下颌间隙感染C.患者过度紧张D.麻药注入腮腺内麻醉了面神经E.麻药注入翼内肌
:E:可发生于下牙槽神经口内阻滞麻醉时,但比较罕见。由于注射不准确,麻醉药注入翼内肌或咬肌内,使肌肉失去收缩与舒张的功能,并停滞于收缩状态,因而出现牙关紧闭。一般都是暂时性的。
5、患儿,女,7岁,左下颌乳侧切牙松动Ⅲ°,侧切牙已于舌侧萌出牙冠的1/4,乳牙拔除时应选择的麻药及麻醉方式A.2%普鲁卡因行唇、舌侧局部浸润麻醉B.2%利多卡因行唇、舌侧局部浸润麻醉C.2%含肾上腺素普鲁卡因行左侧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阻滞麻醉D.2%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行左侧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阻滞麻醉E.2%丁卡因行局部表面麻醉
:E:表面麻醉:亦称涂布麻醉,是将麻醉剂涂布或喷射于手术区表面,麻醉药物被吸收而使末梢神经麻痹,以达到镇痛效果的局部麻醉方法。本法适用于表浅的黏膜下脓肿切开引流,拔除松动的乳牙或恒牙,以及行气管内插管前的黏膜表面麻醉。常用的药物为1%~2%丁卡因。
6、患者女性,68岁,右上第一磨牙残冠需要拔除,有心律失常病史,但近2年病情平稳,少有发作。拔牙时麻醉药宜选用A.2%普鲁卡因B.2%含肾上腺素普鲁卡因C.2%利多卡因D.2%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E.2%地卡因
:C:利多卡因还有迅速、安全的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在治疗各种原因的室性心律失常时效果显著,因而对心律失常病员常作为首选的局部麻醉药。
7、男,28岁,拔牙前2%利多卡因局麻后,患者出现心悸、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厥冷无力、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该患者情况属于A.中毒B.晕厥C.过敏反应D.癔病E.肾上腺素反应
:B:晕厥是一种突发性、暂时性意识丧失。通常是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所致。一般可因恐惧、饥饿、疲劳及全身健康较差等内在因素,以及疼痛、体位不良等外在因素所引起。临床表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厥冷无力、脉搏快而弱、恶心、呼吸困难;重者甚至有短暂的意识丧失。
二、A3/A41、女性,22岁。因右下智牙低位埋伏阻生,要求拔除。
::
1、常用的麻醉药物是A.2%利多卡因B.1%普鲁卡因C.1%丁卡因D.2%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E.1%普鲁卡因加肾上腺素
:D:临床上主要以1%~2%溶液含1:肾上腺素用于口腔手术的阻滞麻醉。利多卡因还有迅速、安全的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在治疗各种原因的室性心律失常时效果显著,因而对心律失常病员常作为首选的局部麻醉药。临床应用时常将血管收缩剂(肾上腺素)加入局麻药溶液中,以延缓吸收,降低毒性反应,延长局麻时间,减少注射部位的出血,使术野清晰。
2、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后,不属于麻醉范围的是A.同侧下颌骨B.同侧下颌牙C.同侧牙周膜D.同侧黏骨膜E.对侧下唇
:E:麻醉区域及效果: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周膜、前磨牙至中切牙唇(颊)侧牙龈、黏骨膜及下唇部,以下唇麻木为注射成功的主要标志。
3、在注射局部麻醉药后牙关紧闭,可能是发生了A.感染B.水肿C.血肿D.气肿E.翼内肌暂时性痉挛
:E:可发生于下牙槽神经口内阻滞麻醉时,但比较罕见。由于注射不准确,麻醉药注入翼内肌或咬肌内,使肌肉失去收缩与舒张的功能,并停滞于收缩状态,因而出现牙关紧闭。一般都是暂时性的。
4、在麻醉过程中患者发生晕厥,处理措施中错误的是A.立即停止注射B.置患者于头低位,解开颈部衣扣C.嗅闻氨水D.吸氧E.静脉推注肾上腺素
:E:肾上腺素剂量大或静脉注射快,可引起心律失常,出现期前收缩,甚至引起心室纤颤。晕厥防治原则:做好术前检查及思想工作,消除紧张情绪,避免在空腹时进行手术。一旦发生晕厥,应立即停止注射,迅速放平座椅,置病员于头低位;松解衣领,保持呼吸通畅;芳香氨酒精或氨水刺激呼吸;针刺人中穴;氧气吸入和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
5、下列不正确的是A.术前应拍摄X线片B.应进行阻力分析C.应翻舌侧瓣D.不应以邻牙为支点E.术后应清理拔牙创
:C:目前拔除下颌阻生智牙若采用切开翻瓣法,一般都将采用颊侧入路,因为舌侧入路容易损伤舌神经,且术中视野也不清晰。其他选项对阻生智牙拔除术来说,都是正确的。
三、B1、A.普鲁卡因B.利多卡因C.地卡因D.可卡因E.氯乙烷
::
1、比较理想的阻滞麻醉剂是
:B:利多卡因又名赛洛卡因,局麻作用较普鲁卡因强,维持时间亦较长,并有较强的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故亦可用作表面麻醉。临床上主要以1%~2%溶液含1:肾上腺素用于口腔手术的阻滞麻醉,目前是使用最多的局麻药物。利多卡因还有迅速、安全的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在治疗各种原因的窒性心律失常时效果显著,因而对心律失常患者常作为首选的局部麻醉药。本品毒性较普鲁卡因大,用作局麻时,一次最大用量为~mg,使用时应分次小量注射。
2、比较理想的表面麻醉剂是
:C:丁卡因:又名地卡因,穿透力强。临床上主要用作表面麻醉。麻醉作用较普鲁卡因强10倍。由于毒性大,一般不作浸润麻醉,即使用作表面麻醉,亦应注意剂量。一次使用量不应超过40~60mg,即2%丁卡因不超过2ml。
3、比较理想的冷冻麻醉剂是
:E:氯乙烷具有冷冻麻醉作用,从而使局部产生快速镇痛效果。
4、心律失常患者首选的局部麻醉药是
:B:利多卡因又名赛洛卡因,局麻作用较普鲁卡因强,维持时间亦较长,并有较强的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故亦可用作表面麻醉。临床上主要以1%~2%溶液含1:肾上腺素用于口腔手术的阻滞麻醉,目前是使用最多的局麻药物。利多卡因还有迅速、安全的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在治疗各种原因的窒性心律失常时效果显著,因而对心律失常患者常作为首选的局部麻醉药。本品毒性较普鲁卡因大,用作局麻时,一次最大用量为~mg,使用时应分次小量注射。
2、A.注射点过高B.针尖刺入过深C.针尖刺入过前D.针尖刺入过后E.麻药注射入血管内
::
1、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发生面瘫的主要原因是
:D:一般多见于下牙槽神经口内阻滞麻醉时,由于注射针偏向外后不能触及骨面,或偏上越过乙状切迹,而致麻药注入腮腺内麻醉面神经而发生暂时性面瘫;也偶见于咀嚼肌神经注射过浅所致。这种情况待麻醉药作用消失后,神经功能即可恢复,故勿需特殊处理。
2、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发生烦躁不安,多话,循环衰竭等现象,可能是由于
:E:当单位时间内进入血循环的局麻药速度超过分解速度时,血内浓度升高,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会出现中毒症状。临床上发生局麻药中毒,常因用药量或单位时间内注射药量过大,以及直接快速注入血管而造成。中毒反应的表现可归纳为兴奋型与抑制型两类:兴奋型表现为烦躁不安、多话、颤抖、恶心、呕吐、气急、多汗、血压上升,严重者出现全身抽搐、缺氧、发绀;抑制型上述症状多不明显,迅速出现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神志不清,随即呼吸、心跳停止。
3、腭前神经阻滞麻醉时出现恶心或呕吐,可能是由于
:D:腭前神经阻滞麻醉麻醉区域及效果;同侧磨牙、双尖牙腭侧的粘骨膜,牙龈及牙槽骨。注意行腭大孔注射时,注射麻药不可过多,注射点不可偏后,以免同时麻醉腭中、腭后神经,引起软腭、悬雍垂麻痹而致恶心或呕吐。
4、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时刺破翼静脉丛引起血肿,可能是由于
:B:注意针尖刺入不宜过深,以免刺破上颌结节后方的翼静脉丛,引起血肿。注射针刺破血管所致,较常见于上牙槽后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时。特别在刺伤静脉丛后,可发生组织内出血,在黏膜下或皮下出现紫红色瘀斑或肿块。数日后,血肿处颜色逐渐变浅呈黄绿色,并缓慢吸收消失。
3、A.下牙槽神经B.上牙槽中神经C.上牙槽后神经D.鼻腭神经E.腭前神经
::
1、分布于上前牙腭侧牙龈及黏骨膜的神经是
:D:鼻腭神经麻醉区域:两侧尖牙腭侧连线前方的牙龈,腭侧粘骨膜和牙槽骨。尖牙腭侧远中部分因有腭前神经交叉分布,所以,该处不能获得完全的麻醉效果。必要时应辅以局部浸润麻醉或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2、分布于上│腭侧牙龈及黏骨膜的神经是
:E:腭前神经麻醉区域及效果;同侧磨牙、前磨牙腭侧的黏骨膜,牙龈及牙槽骨。注意行腭大孔注射时,注射麻药不可过多,注射点不可偏后,以免同时麻醉腭中、腭后神经,引起软腭、悬雍垂麻痹而致恶心或呕吐。
3、上87│78及上6│6腭根及远中颊根、牙周膜、牙槽骨、颊侧牙龈受哪一神经支配
:C:上牙槽后神经麻醉区域及效果:除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外的同侧磨牙的牙髓、牙周膜、牙槽突及其颊侧的骨膜、牙龈黏膜。注意第一磨牙的颊侧近中根为上牙槽中神经支配,因此在拔除上颌第一磨牙时,尚需在第一磨牙近中根颊侧相应部位的移行沟黏膜转折处补行浸润麻醉。
4、下唇麻木是什么神经注射成功的主要标志
:A: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区域及效果: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周膜、前磨牙至中切牙唇(颊)侧牙龈、黏骨膜及下唇部,以下唇麻木为注射成功的主要标志。
5、上6│6的近中颊根、牙周膜、牙槽骨及颊侧牙龈受哪一神经支配
:B:第一磨牙的颊侧近中根为上牙槽中神经支配,因此在拔除上颌第一磨牙时,尚需在第一磨牙近中根颊侧相应部位的移行沟黏膜转折处补行浸润麻醉。
6、有时上3│3腭侧牙龈为鼻腭神经与哪一神经共同分布
:E:腭前神经麻醉区域:两侧尖牙腭侧连线前方的牙龈,腭侧粘骨膜和牙槽骨。尖牙腭侧远中部分因有腭前神经交叉分布,所以,该处不能获得完全的麻醉效果。必要时应辅以局部浸润麻醉或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点击↑↑上面的“口腔之家”免费订阅
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立即进入微社区,可在线发布求职招聘,病例讨论,学术交流,考试交流等信息,让您足不出户交流微天下!
:yy欢迎行业内人士给我们投稿与合作!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专业治白癜风医院